作者:cfsbcn 編輯:中國廚房設備網 來源:www.bitamt.cn
【中國廚房設備網】面對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德國政府采取了哪些有效策略來加以應對?首先是采取適度凱恩斯主義的政府干預政策。在經濟危機面前,德國政府并不慌忙而亂開藥方。如良醫,對病人不是用藥越多越好,而是非常精準地開方、限制藥量。為克服經濟衰退,德國政府制訂兩套振興經濟方案,計劃投入財政資金1200億歐元。但在2009年和2010年實際投入的資金僅為800億歐元,而同時期美國財政投入的資金為5770億歐元(7850億美元),中國則為4300億歐元(40000億元人民幣),其他歐盟小國投入的財政資金與其國力相比更有過之而無不及。其結果是,美元急劇貶值、中國物價快速上漲、歐盟小國政府陷入債務危機。因此,從中可以看出,德國政府走的是一條適中的路線,把握好國家干預的分寸和尺度。也可以說,政府作用是必要的,但不能過分迷信。如果政府干預的幅度過大,反過來會對經濟造成傷害。
為限制政府干預造成的負面影響,德國政府在經濟稍有好轉就及時制定退出策略。由于政府過高的債務會拉高利率,造成私營企業融資成本提高,不利于經濟的恢復。為此,2009年6月德國政府頒布的《新債務限額》法案規定:聯邦政府要將其預算赤字限制在國內生產總值的0.35%以內,至遲必須于2016年達到這一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聯邦政府必須從2010年起每年從聯邦預算中砍掉100億歐元。德國聯邦議院對政府的決定表示了支持。2010年6月7日議會通過的一攬子節約措施,主要是削減社會福利開支,減少政府各部門的預算,從而達到節約的目的。德國政府減少債務的決心給企業界發出了明確的信號:政府支持企業在經濟發展中唱主角。正因為如此,德國企業界增強了投資的信心,企業生產步伐從而進一步加快。
其次,限制財政開支,采取適度的金融政策防止通脹。眾所周知,通貨膨脹的預期會導致企業生產積極性下降,甚至出現囤積居奇的現象。因此,德國政府嚴格執行低通脹政策,通貨膨脹率低于其他歐美主要發達國家,據統計,2009年德國物價上漲指數僅為0.3%, 2010年為1.1%。穩定的物價刺激企業生產的積極性,也提高了居民購買力,形成了生產帶動消費、消費促進生產良性循環。
第三,保證中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德國經濟發展的主力不是大企業,而是千千萬萬的中小企業。在這些中小企業中,很多是我們常說的“隱形冠軍”,它們的產品要么富有特色、質量過硬,要么擁有獨一無二的先進技術。這些中小企業生產的很多產品在全世界具有說一不二的定價權。但是,中小企業最害怕市場的壟斷和無序的競爭。為此,德國嚴格執行《反對限制競爭法》(也被稱為卡特爾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對限制競爭和不正當競爭的行為嚴格處罰,毫不留情。此外,德國政府為減輕企業負擔,對企業雇傭短工給予補貼。據對外經貿大學史世偉教授介紹,當雇主選擇短時工作而非解雇人員時,雇員工資的60%(沒有孩子)或67%(有一個孩子)由政府來支付。企業為雇員繳納的社會保障費在前6個月為50%,以后為100%由國家來支付。雇傭關系從2009年開始的,上述補貼適用24個月,從2010年開始的,則適用18個月。2009年,德國勞動服務局共為短工補貼支付了50億歐元,挽救30萬個工作崗位,共有22%的企業使用了這項補貼。2010年為此的計劃支出為47億歐元,預計保住的工作崗位為53萬個。實際上會更多,2010年第一季度就有60000家企業的85萬雇員使用了這項補貼。可以說這項政策用較小的成本,獲取了很大的收益。
德國政府打出的上述“組合拳”,一方面減少了政府的財政赤字,保持了政府債務的可控性。另一方面增強了企業生產和居民消費的信心,有效地挽回了經濟的頹勢,使經濟得到較快恢復和增長。
德國的啟示
綜上所述,德國經濟穩定增長的基石是可信的社會市場經濟體制,而經濟持續發展動因則來自《穩定與增長法》的法制框架。當今德國施政策略和措施無不建立在二者之上,主要表現于尊重市場規律,促進市場的自由競爭,保護市場的有序狀態。同時,注意宏觀經濟四大目標的協調,在刺激經濟的同時保持清醒的頭腦,對刺激經濟的措施保持克制而理性的態度,其特點是適度、中庸和平衡。
雖然《穩定與增長法》的精神早已融入到歐洲的《穩定與增長公約》之中,但是歐盟其他國家政府并未認真對待,而是根據政治形勢的需要而采取了諸多背離《穩定與增長公約》精神實質的做法,其結果造成了目前彌漫歐盟的債務危機。正如德國總理默克爾所說的那樣:“歐洲已經到了二戰結束以來最危險的時候。若歐元倒下,則歐洲將倒下;歐洲必須以更強的姿態走出這場危機,必須發展歐盟的架構,我們的責任不僅限于本國范圍內,我們希望對那些違反《穩定與增長公約》的成員國實施自動制裁。” 現在的歐債,其實已經在“有序違約”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也許,歐債危機會蔓延到聯邦德國,但德國只是被動的受害者而已。即使德國在歐債危機中無法幸免,但是,最先走出這場危機的也必將是聯邦德國。
文章來源:【中國廚房設備網】使用互聯網資源,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觀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 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同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