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摧毀你,卻與你無關的時代;這是一個跨界打劫你,你卻無力反擊的時代;這是一個你醒來太慢,干脆就不用醒來的時代;這是一個不是對手比你強,而是你根本連對手是誰都不知道的時代!”馬云的這段經典語錄,在餐飲業或許再次上演現實版。
餐飲在便利店飲食中的占比已越來越高
當餐飲人每天冥思苦想如何占領外賣排行榜時,以7-Eleven、全家、羅森為首的便利店現已悄無聲息地殺進國內市場,他們兼具了多項社會服務功能:便民繳費、火車取票、快遞集散等,更令人生畏的是——便利店正在加速餐飲化,鮮食已經成為許多便利店的標配。
全世界最大的連鎖便利店集團——7-Eleven目前在國內約有2100家店面,全家成立于日本,在國內擁有1700家店面,他們動輒幾十萬份的日銷量,輕輕松松搶走了餐飲業近50%的收入!由于他們提供的鮮食種類豐富,已經基本覆蓋了滿足顧客飽腹需求的一日三餐,再加之售價較為平民化,所有餐品幾乎全為預制食品,顧客到店購買、復熱,即可使用,方便快捷,這導致60%至70%的進店消費者會選擇購買鮮食產品,諸如包子、米飯、面條、關東煮等,餐飲在便利店飲食中的占比已越來越高。
餐廳便利店化 便利店跨界餐飲挖掘“社區經濟”
如何搶回白領、中產階級這些消費能力相對較高的受眾?
1、站在顧客的立場上思考,而不是“為顧客著想”
商家不應該從“為顧客著想”的角度出發,而是要“站在顧客的立場上”思考。這兩者乍看之下大同小異,所得出的結果卻是南轅北轍的。“為顧客著想”的論點不乏基于歷史經驗的思維定勢與教條主義。與此相對,“站在顧客立場”考慮時,常常必須舍棄身為賣方的立場與過去的經驗。
2、真正的競爭對手是“瞬息萬變的顧客需求”
面對激烈的競爭市場,我們習慣傾向于關注同行和其它同行間的較量,如果自家店鋪的菜品是90分,其他店鋪是70分,那么就算自家更勝一籌。但這只是賣方一廂情愿的想法,在顧客看來,可能這兩家公司并沒什么區別。
3、菜單快速迭代
當我們隔幾天去7-Eleven時,會發現自己上次購買的東西變換位置了,或是消失不見了。為什么?因為7-Eleven善于發現消費者的喜好,不斷地將受歡迎的東西擺放在顯眼的位置。便利店的餐品迭代速度也特別快。羅森要求每個月推新四種便當、一個壽司和一個飯團,而北京的7-Eleven,每周則會更新8至10種鮮食產品。
餐飲人需要不定期更新菜品、菜單,自主研發是打造個性化標簽、差異化競爭的主要手段。如果廚師沒有研發出新菜品,可以考慮更新菜單的包裝,如店長推薦、爆品標識、菜品名稱等。
4、病毒營銷爆款菜品
思樂冰是7-Eleven便利店的一款爆品,自1967年首次推出后,至今仍在銷售,全球每年熱賣7290000加侖思樂冰,足以填滿12個奧林匹克規模的游泳池。60年代末,員工通過杯子顏色設計,把思樂冰做成了7-Eleven便利店中最被認可的品牌。70年代,思樂冰的口味也受到了廣泛關注,如 “吻我,你這個傻瓜,”、“僅供成人使用”這些奇葩的名稱。80年代左右,杯子上出現了藝術作品,運動隊,漫畫人物,搖滾樂隊,視頻游戲——并成為高價值的收藏品。
餐飲人可以通過多重維度的菜品創意,合理運用網絡媒體進行宣傳,不僅限于病毒營銷。
5、打造品牌形象需要堅持不懈
不能“為了眼前的百萬營業額,放棄未來可能上億的營業額”。一般來說,雖然知道未來會有機會獲得高額的長期利益,但如果必須經過漫長的等待才有真實感,那么人們的心理傾向于低估長期利益,選擇眼前的短期利益。
餐飲人需要以身作則,通過優質服務,讓顧客們吃得放心、舒心,做好現有顧客的口碑才是關鍵。
6、千萬不要省餐位的成本
餐位是餐飲抵御便利店沖擊的最后一道防線,也是餐飲的命脈。據悉,全家3.0店面中,平均每家店會增加約10個餐位,全時便利的2.0店內增加了獨立的廚房以及烘焙設備,還設置了30多個餐桌,以供顧客就餐使用。
餐飲人應注意,千萬不要省餐位成本費用,該加餐位時絕不手軟。同時應注意一些占位休息的“閑雜人士”,在他們不影響店內生意的情況下,可以考慮放任,誰知道下一秒他會不會帶著朋友來店就餐呢?即便沒有,贏得一份好的口碑也是有所值的。
餐謀君認為,便利店的可怕之處,不只在于其正在餐飲化,而是便利店正在成為線上與線下的轉接樞紐店,這也正是互聯網進入“下半場”爭奪的制高點。便利店可以餐飲化,餐廳為何不能便利店化呢?肯德基、德克士都在挖掘“社區經濟”的潛力,誰說餐廳只能售賣食物,而不能售賣其它的產品呢?餐飲人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考慮,真否可以嘗試向多功能服務功能轉變,這才是為自己謀取銷量和口碑、適應互聯網時代的正確路徑!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 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同類資訊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