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美、日、歐等發達國家,以保障人類健康、安全、衛生等為由采取大量技術性措施,在制定技術標準等方面設置了大量的技術壁壘內容。這些技術壁壘內容,不僅成為各國搶占技術競爭制高點的有力手段,而且已發展成為技術競爭的主要形式。
根據歐盟食品及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發布的食品和飼料類產品通報統計,今年1—5月,中國地區約60批次的食品接觸材料被通報,涉及的產品主要包括不銹鋼廚房設備、酒店用品餐具、刀具、金屬燒烤架、蛋糕模具以及食品處理器、電煎鍋等廚房設備。輸歐食品接觸材料頻遭通報、退貨,生產企業蒙受了巨額損失。
要增強風險意識
浙江省是我國食品接觸產品出口大省,出口額連年保持快速增長。據浙江金華檢驗檢疫局統計,今年前5月,該局共檢驗出口食品接觸產品8493批次、貨值逾1.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0%和5.1%。其中,塑料制品出口4807批次,貨值7874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9.4%和12%。金華的出口產品主要有不銹鋼制品、塑料制品、一次性紙質餐具、鋁制品等,產品遠銷美國、歐盟、中東、俄羅斯等110多個國家和地區。
今年以來,寧波地區出口也再創新高,第一季度,寧波地區食品接觸產品累計出口7118批,貨值1.14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2.82%和17.53%。與此同時,企業出口的嚴峻形勢也不容忽視。據寧波檢驗檢疫局技術人員介紹,受技術性貿易壁壘增多等影響,我國出口食品接觸產品已成為國外通報的“重災區”。
2012年,歐盟食品與農產品快速通報系統(RASFF)對中國產品發布的547項通報中,涉及食品接觸產品的達218項,占比39.85%,產品主要包括密胺塑料制品、尼龍塑料制品和不銹鋼及金屬制品。從寧波檢驗檢疫局得到的信息也顯示,2012年至今,僅寧波檢驗檢疫局就已接收出口食品接觸產品相關通報案例達33起。
從被通報產品的情況來看,歐盟一般涉及有害物質遷移、重金屬超標以及感官不合格等。而美國主要在于產品可能造成消費者特別是兒童的人身傷害,如兒童餐具上的油墨重金屬、塑料餐具易碎裂導致兒童窒息等。日本、韓國等近年來對食品接觸產品的抽查也趨嚴。
現階段我出口企業還存在掌握信息不同步或應對不及時等問題,被通報產品輕則被責令整改,或被要求撤出市場或召回已售出產品,尚未進入市場的產品則直接被海關拒絕進口,建議相關出口企業務必要提高出口風險意識,要不斷強化自身的質量管理能力。
各國法規頻頻升級
食品接觸產品與消費者健康密切相關,近年來已引起歐盟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高度關注。僅2011年以來,歐盟就先后發布了包括(EU)No10/2011法規、禁止生產含雙酚A塑料奶瓶的2011/8/EU法規,還有專門針對中國地區的(EU)No284/2011法規,要求起運自中國和中國香港的密胺和尼龍廚具必須批批提供合格報告并實施嚴厲的到港核查。
今年6月,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了《關于修正部分食品衛生法施行規則的省令以及修正部分食品、添加物等的規格基準文件》,對《食品、添加劑等規格基準》進行了修訂,其中部分修訂內容涉及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輸入日本的食品器具、容器包裝等相關食品接觸產品必須憑依據新法規進行衛生檢測的測試報告方可通關。
我國是歐盟最重要的食品接觸材料出口國。今年6月20日,歐洲化學品管理局(ECHA)成員國委員會(MSC)達成一致共識,確定鎘、十五代氟辛酸銨鹽(APFO)、全氟辛酸(PFOA)等6種物質作為高關注度物質,加入到授權候選清單中,目前歐盟規章《化學品注冊、評估、許可和限制》簡稱REACH法規授權候選清單上物質已增加至144種,這已是該候選清單第九次更新。
應對策略及建議
一是加強供應商管理,重點把好原料關。大部分食品接觸產品生產企業對生產原料的加工僅涉及到吹塑、注塑、裝配等過程,基本不影響產品的化學性質。對原料的管理是控制成品安全衛生項目是否合格的關鍵因素。企業應建立起關鍵原輔材料管理臺賬和產品銷售臺賬,臺賬記錄完整,具有可追溯性;建立關鍵原輔材料質量驗收制度,定期對其原輔材料做相關檢測;對首次使用的原料、新工藝、新配方和新器型等進行試制并進行安全衛生控制項目的檢測;建立合格供應商目錄,定期對供方進行考核及評價。
二是加大對產品特性的研究,重點監控關鍵控制點。不同的產品工藝(時間、溫度等)會對不同產品的遷移量產生明顯的影響,同時生產助劑的選擇也會影響遷移量的檢出。生產企業要對電鍍、噴涂、硫化等工藝進行重點監控,應根據生產工藝要求和產品質量的動態識別、確定安全衛生項目控制關鍵點。
三是重視通報敏感國家的技術法規和要求。以意大利為例,其對不銹鋼中鉻和鎳遷移限量比其他國家要嚴格得多,這也是我國遭歐盟通報的金屬制品中,出口意大利的占絕大多數的原因之一。因此,相關出口生產企業應當重視對意大利相關技術法規和要求的收集,積極與意大利客戶聯系。
廚房設備專家表示:“食品接觸材料制造企業除了對出口國家進口標準和法律法規信息加強了解,以及高度關注限定項目和限量外,還可借助國際權威第三方檢測機構及時了解最新法規動態和專業技術支持,在加強產品質量保障的同時,增強風險應變能力。”
【中國廚房設備網】發表的文章內容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觀點。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 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同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