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不斷的研究和創新我國商用“節能灶具”技術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而許多為生產“節能灶具”投入大量時間和資金的企業,卻仍在艱難地尋找著愿意進行節能改造的合作伙伴,他們前進道路并不平坦,甚至可以說負重前行、舉步維艱。其困難大致有以下幾點:
一、魚龍混雜,節能企業遇到信任難題
不成熟的節能灶,仿制灶具,普通灶具,甚至劣質灶具,都穿著“節能灶具”的外衣,打著“節能灶具”的招牌。這種既多又雜、虛假廣告,過度夸大的宣傳,不負責任的承諾,對真心誠意做節能,并且節能效果優良的“節能灶具”企業的影響十分巨大。
由于冒充“節能灶具”的“李鬼”式灶具企業蒙騙,使餐飲企業遭受經濟損失,極大地打擊了餐飲企業積極性,也損害了整個行業的形象,造成真正的“節能灶具”推廣時,通常都會受到餐飲企業拒絕。
一些希望做成“節能灶”的企業,在前期產品尚不成熟時,沒有實事求是地宣傳,承諾的節能效率太高,實際卻達不到宣傳效果。這種初期產品,在餐飲企業中不成功的推廣經歷,損害了“節能灶”的聲譽,導致本來就為數不多重視節能的餐飲企業,對節能產品失去了信任和信心。
由于“節能灶具”推廣僅僅是一種企業行為,沒有政府在推廣上支持和信譽保證,如果節能效果不明顯,很容易讓餐飲企業聯想到“忽悠”和“欺詐”,使餐飲企業對“節能灶具”產生懷疑、排斥心理。這對生產真正的“節能灶具”的企業,打擊是沉重的,有時甚至是致命的。它影響了真正節能的灶具推廣和運用,受損害的不只是節能企業,而是國家的節能事業。
二、觀念陳舊,節能企業遇到推廣難題
企業研發、生產出“節能灶具”產品,能夠大幅度降低餐飲企業的燃氣成本,從而提高餐飲企業盈利水平,這是一件大好事。按照常理,餐飲企業應該歡迎。事實上推廣并不順利,餐飲企業的態度大致有這樣幾種:
一是不管,由于長期以來中餐炒菜都是使用傳統灶具,采用傳統方式,人們對能源浪費習以為常、司空見慣,往往處在一種熟視無睹的狀態之中,在這種無形的傳統觀念束縛之下,許多餐飲企業主根本沒有節能的概念,似乎政府提倡節約能源是與自己無關的事情,更談不上自己掏腰包去主動改變這種狀態。
二是不信,當節能企業進行宣傳時,他們根本不相信運用“節能灶具”能夠將熱效率提高一倍甚至更高,不相信能夠將燃氣使用量降低40-50%甚至更多,也不相信產品質量會長期穩定。思想上不信,行動上就不聽、不看、不愿了解節能產品,這樣就造成節能產品推廣上的困難。
三是觀望,通過反復宣傳也有部分有所動心的餐飲企業主,心動不等于行動,在不做“試驗品”、不愿“瞎折騰”的思想指導下,他們中多數人采用觀望的態度,等別人試驗完了再行動,這一觀望就是一年或者數年,也就遲緩了餐飲節能事業的發展。
四是封鎖,進行了節能改造,安裝了“節能灶具”的企業,享受著節能效益。但是,成功的節能工程并不能收到口口相傳,一傳十、十傳百的鏈式反應效果。由于餐飲企業主希望把節能所得,轉化為本企業的競爭優勢,在與當地同行企業展開競爭時取得主動,他們不但不宣傳節能產品、不傳頌節能企業,相反還會封鎖消息,不接待來訪者,甚至有意把節能效果說低一些,不讓同行們分享節能增利的經驗,阻礙這一技術在當地推廣。
三、低價競爭,節能企業遇到成本難題
部分餐飲企業、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大中學校、大型國營企業、部隊、醫院和大中型民營企業的食堂節能工程,大多數都是采用招標制。無論是真正意義上的招標還是形式上的招標,由于非“節能灶具”披著“節能”的外衣具有一定的欺騙性;招標方未將節能指標作為考核評標項目(即使有也是非主要考核項,占分很低);非節能企業刻意低價競爭;無處不在的各種攻關策略;招標方評標成員不是灶具專家等等原因,價格因素自然成為決定因素,最終往往由低報價公司中標。
“節能灶具”生產企業在研發上投入了大量資金,在制作環節上又比傳統灶具復雜許多,所用材料也要好得多,而且,燃氣和空氣自動配比系統、自動控制系統、安全控制系統、熱能再利用系統都是傳統灶具所不具備的。
高目標需要高投入,高投入形成高成本,自然而然,價格要比沒有科技投入、制作工藝簡單、材質要求不高的普通灶具高,這就造成有些工程節能企業根本“做不起”。
四、不守信譽,節能企業遇到回款難題
有些“節能灶具”企業也采用“能源合同管理”進行推廣,這種合作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節能工程每年實現的燃氣節約費用,由雙方按比例分成,逐年付費,直至完成合同約定金額為止,這種合同的執行周期較長;二是節能工程每年實現的燃氣節約費用,全額返回給節能灶具生產企業,直至完成合同約定金額為止,這種方式的合同周期相對短一些。
無論何種方式,人工費用、設備費用、資金占用大都是由節能企業承擔。用能餐飲企業基本上是零投入、零風險。節能企業投入了資金,投入了人力,承擔了絕大部分風險,辛辛苦苦干了數日,耐心守候了一年又一年,結果卻令人啼笑皆非。
一是少數餐飲企業不穩定,倒閉、轉讓現象時有發生,把風險轉嫁到節能企業。餐飲企業倒閉的風險之大自不必說,餐飲企業轉讓的風險也不小,前者走人了,后者不認帳,有時甚至連節能企業出資投入的設備也撤不回來。有些餐飲企業經營管理不善,經濟效益低甚至虧損,拿不出錢來支付能源合同管理費用,也是節能企業回款難的原因之一。
二是少數餐飲企業不守信譽,前一到兩年還基本上按照合同付一些款,等到大致上把投入的設備費用付清之后,就想方設法找各種各樣的理由,故意延遲支付,甚至干脆不再按合同付款了,部分餐飲企業信譽度極差,導致能源合同管理很難正常執行下去。
三是沒有獨立的第三方對燃氣改造工程所節約的燃氣量進行評估,準確測量節能效果有一定難度,餐飲企業和節能灶具生產企業對節能效果說法不一,在收取費用時產生相互扯皮的情況屢見不鮮。少數餐飲企業在開始“合同能源管理”合作之后,想方設法造成節能效果不明顯的假象,惡意延長節能灶具企業的投資回報期。
企業回款難,研發、生產就必然受到影響,更可怕的是企業做節能的積極性受到打擊,這也是好的節能技術不能快速推廣,真心誠意做節能的企業無法快速擴張的原因之一。
五、融資困難,節能企業遇到發展難題
絕大多數餐飲企業并沒有認識到燃氣節能的重要性,沒有政府進行灶具改革的要求和壓力,他們根本沒有將普通灶具改造成“節能灶具”的動力和積極性,這種狀況反映在市場上,就是不折不扣的買方市場。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 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同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