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發展農業保險。在沒有政府大幅度補貼的條件下,純商業性農業保險發展很慢。對此,江蘇省蘇州市采取政府與保險公司“聯辦共保”,共同承擔保險責任,探索出一條“政府扶持、財政補貼、市場運作、專業監管”的農業保險之路。
聯辦共保 共擔責任
蘇州政策性農業保險自2006年開展以來,經歷了“委托代辦”和“聯辦共保”兩個階段。當時,全國的政策性農業保險還沒有全面啟動。
“政策性農業保險在蘇州建立得比較早,我們把它作為工業支持農業,城市反哺農村的一個切入點。其本質是對農業進行補貼,讓保險發揮更大的效益。”蘇州市委農村工作辦公室副調研員盧水生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說。
2006年,在設計農業保險制度時,蘇州就考慮既不加重農民負擔,又不影響保險公司的服務收益。2008年7月,蘇州農業保險采用政府與保險公司“聯辦共保”的模式,政府與保險公司分別按照60%和40%的比例承擔保險責任。
江蘇東吳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是蘇州推進農業保險唯一的保險經紀公司。該公司總經理鄭平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蘇州農業保險的60%到80%都是各級政府補貼,目前已覆蓋區域種植業和養殖業,2009年又推出設施農業(蔬菜大棚)保險、農機保險。新險種的推出使政策性農業保險范圍擴展到保障高效農業和農業機械及農民人身安全方面。”
據統計,從2006年至2009年底,蘇州市累計承保水稻569萬畝、小麥290萬畝等,全市政策性農業保險費收入總額為1.83億元,其中各級財政補貼為1.4億元,為290萬戶次農戶提供了55億元的風險保障。
“蘇州在險種設計上,創造性地增設了‘地險’,形成中央、省、市、縣四級保險體系,有水稻、小麥等10多個險種,在全國地級市是唯一的。”盧水生說。
為化解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巨災風險,蘇州市還建立市及市(區)兩級政府巨災風險準備金。省轄市巨災風險準備金由各市(區)按當年主要種植業參保品種保費收入的10%上繳,市財政按各市(區)實際上繳保費收入的50%進行補助。同時,申請省級財政按市級預算安排資金額進行等額補貼。
目前,各市(區)2008年小麥油菜和2009年水稻的省轄市巨災風險準備金全部上繳市財政,市財政的補助也已到位。
抵御災害 提供保障
隨著農業結構的調整,設施農業、規模農業的發展,農業投入越來越大,風險也越來越高。“農業保險是社會穩定器和災難的救助器。去年刮臺風,一次性就賠掉3800萬元。截至2009年底,蘇州市政策性農業保險共理賠4246萬元。”盧水生說。
設施農業保險一直是呼聲最高的農業保險險種之一。去年8月,昆山市兩處被保險大棚分別受到臺風與暴風襲擊。昆山人保財險公司共計賠款90900元。隨著昆山蔬菜大棚保險第一筆理賠款發放到農戶手中,農民增強了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對種大棚菜也有了信心。
去年8月,太倉市遭受特大暴雨襲擊,許多養雞場被淹,農戶飼養的雞大量死亡。太倉推委辦、太平洋(601099)保險公司太倉支公司立即查勘定損,最終確認死亡雞只數量為323907羽,可賠付養殖戶87戶,共計賠付金額近209萬元。
“我們在江蘇省率先完成國務院統一部署的能繁母豬保險,吳江市率先推出蠶桑保險,昆山推出設施農業保險,先做自然風險,再做市場險,因為市場險涉及到價格波動和品牌信譽,比如大閘蟹和碧螺春。”盧水生對記者說。
“農險包括農產品(000061)、設施機具、集體資產、農村房屋、人壽險,這些在農村有廣闊的市場。蘇州有預防風險的意識、政策和制度,管理體制以縣為主,分層委托,統一招標,基金以縣為主,規避了道德風險,再加上蘇州有較好的經濟實力,農業保險正在一步步按路線圖推進。”盧水生說。
據介紹,蘇州2010年除了繼續保證水稻、小麥、油菜、能繁母豬等險種的承保達到“應保盡保”外,將推動擴大奶牛、生豬、養雞、養鴨、養鵝、桑蠶、設施大棚等險種的承保面,加快推進政策性農機保險工作。
盧水生表示,要實現城鄉一體化,就要對農業進行生態補償。蘇州農業保險險種將進一步延伸,并由多個公司來競標,讓農民來選擇保險公司,從而推動其向專業化、擇業化方向發展。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 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同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