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哥曾經聽過這樣一句話:生在這個時代最幸福的事情之一,就是能在有生之年里看著許多概念從科幻一步步變成現實。當上世紀五十年代的人們還在為《星際迷航》里的平板電腦、語音交互、視頻通話等功能而激動的時候,恐怕沒有多少人會想到,僅僅是六十多年以后,這些設備和功能就已經在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普及。
從定義來看,物聯網是“連接物與物的互聯網”,或者用其英文名字來理解,即“Internet Of Things(IOT)”。2009年,艾什頓在《RFID期刊》撰文“物聯網的那些事”,為物聯網勾畫了一幅清晰的論述及更有說服力的暢想,他寫到:物聯網將把以人為基礎的數據輸入,轉變為人和機器為共同基礎的數據輸入。用更加直白的話來說,就是由智能設備代替人工對具體物品進行數據分析和管理等高度繁瑣的工作,而人類則負責在某些關鍵點上進行決策。在物聯網高度發達的未來,類似《鋼鐵俠》系列電影中智能管家“賈維斯”的物聯網系統,將成為大部分人家庭生活的“標配”。
物聯網時代,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賈維斯”回顧近年來科技界關于物聯網的種種動向,不難發現,廚房正成為最有可能率先實現整體物聯網化管理的垂直場景之一。三星(Samsung)、海爾和其他公司已經推出了具有Wi-Fi功能的冰箱,通用電氣(GE)有智能廚灶,惠而浦(Whirlpool)將幫助你遠程洗碗,克羅克(Crockpot)和貝爾金(Belkin)能檢查你用克羅克智能電鍋燉的菜怎么樣了,而易果生鮮近日推出的一款基于物聯網的智能終端設備首次借助物聯網的技術“易果點點”,則跳出了獨立的環節限制,通過對生鮮這一核心要素的把控傳統了整個接力鏈條........各種五花八門的擴展功能,完全顛覆了人們對其功能的想象。
皓哥認為,廚房物聯網之所以能夠在整個物聯網行業內得到率先發展,自然有其得以發展的深層邏輯在里面:
第一,需求剛性且高頻:吃飯是人類每天最重要的活動之一,人活著就必須吃飯,我們每天都會吃三頓或以上,而且大多數人常常覺得吃飯是一種巨大的享受。吃什么、怎么吃、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在過去往往會占用人們相當大的決策成本,這些瑣碎都可以通過智能化廚房直接進行監控。
第二,關鍵環節眾多:烹飪是一項由不同環節環環相扣組成的藝術,儲藏、處理、烹調和保存過程中的任何一個環節的不足,都會顯著降低菜肴最終的食用體驗,也因此都大有作為的空間。
第三,環節之間存在共榮關系:在烹飪食物的過程中,雖然每個環節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作為烹飪工具的那些廚房設備卻在時間和空間上有著高度連貫的合作性。在這“大游行”當中,各個環節之間的競爭屬性要遠遠小于合作屬性,這一特點決定了廚房物聯網可以快速建立行業普遍接受的統一標準,供各環節進行集中接入和管理。
這樣一看,廚房物聯網不僅有著明確的高頻需求,較低的競爭成本,還已經得到了包括眾多國際一線的設備廠商在內的供給端支持,從各方面來看都絕對是前途一片光明的潛力股。然而,殘酷的現實卻是,從2014年三星等廠商率先入場推出智能冰箱至今,市場中雖然從不缺乏搶眼的產品和概念,但卻并沒有哪一家能夠真正在消費者中得到普及。
為什么會這樣?
皓哥覺得,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結果,歸根結底還是在于行業目前對“廚房物聯網”這個詞中“物”的理解出現了偏差。
燒菜做飯,冰箱、鍋具、灶臺固然很重要,但真正將它們貫通為一體、令其能夠發揮自身價值的,其實還是最根本的食材。雖然皓哥在前文中說廚房物聯網各環節的合作屬性讓它很容易建立共同遵守的行業標準,但這個標準具體是什么(比如菜要在多少度的溫度儲藏下才最好?不同的肉類具體應該設置多久的烹飪時間?),卻并不是電器制造商們擅長解決的問題。
說到底,廚房物聯網連接起來的“物”并不僅僅只是冰箱、灶臺等一系列器物,也包含了從購買到加工再到最終吃進嘴里的食物。正是由于缺乏這條從源頭切入的控制鏈,才導致許多物聯網構想只能在家電自身的范疇內做有限的創新,無法與最根本的食材結合實現真正的廚房物聯網。
好在,這一需求如今已經得到了應有的重視。就在不久前,易果生鮮上線了一款針對中老年人和高頻消費者的個人智能生鮮購買終端“易果點點”,試圖憑借自己在生鮮供應鏈方面的積累,以生鮮供應鏈服務者的身份,為目前這個以電器廠商為主的廚房供應鏈行業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思考角度。
據皓哥了解到的消息來看,這款易果點點功能并不算復雜,但也足以滿足日常生鮮消費的購買需要,并且在便捷性方面完全碾壓了需要打開APP、搜索不同商鋪、挑選菜品的手機端下單方式。真正讓皓哥在意的,是點點背后所代表的易果生鮮強大的生鮮供應鏈,以及它作為連接O2O和IOT的中介點為整個廚房物聯網帶來的幾個顯著影響:
按需購買,精確規劃
在撰寫本文之前,皓哥在朋友之間做了一個小小的調查,最后發現真正阻止大家購買智能廚電的最大元兇其實并不是價格,而是“沒有必要”。借用一位朋友的話說:“平時買菜基本都是從超市里有限的那些菜品中挑選一些,具體能買到什么完全要看當天的供給,如果買了智能冰箱,每次放東西進去還得調整很多設置,反而不如一般冰箱簡單粗暴的冷凍和冷藏功能來的直接。”
再好的冰箱也要有食物裝在里面才有價值,再好的灶臺也要有食物在上面烹飪才能發揮作用,易果生鮮作為中國第一家生鮮電商平臺,本身就在行業里擁有毋庸置疑的統治力,其十幾年來積累下的全球采購供應鏈更是無人可出其右。有了易果的加入,消費者在購買生鮮的時候就不必再從有限的選擇中做出妥協,更加有計劃地規劃自己的購買清單,并結合具體情況發揮智能廚電那些高大上的功能。
品質追蹤、精準提醒
正在逛超市的你打算今晚做一道番茄炒蛋,卻怎么也想不起冰箱里到底有沒有番茄,最后為了保險起見還是決定不要冒浪費錢多買的風險。結果回到家打開冰箱一看,嗯,你確實是買過了,不過也已經放過期了……
設想一下,假如冰箱能夠自動識別出你放進去的商品的編碼,并自動搜索到易果生鮮數據庫中對應的生產信息,精確地了解到這件商品最好吃的狀態、當前的狀態、以及大概多久以后會過期,并根據每件商品的不同狀態分優先級地給出提醒,是不是就再也不會出現食材放到變質才發現的窘迫了?
精確識別、量化烹飪
將帶有傳感器的秤與智能應用和大數據結合起來,你將得到什么?答案是:量化烹飪。烹飪和健康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在食物的選擇方面,不僅要重視營養,還要監測對身體的影響,從聯網的杯子到智能秤,許多設備可以幫助我們測量和量化我們吃的到底是什么,但卻很少有人意識到,要做到這一點,需要的僅僅只是讓設備將菜品的數據與信息庫進行比對,就可以非常輕松地做到。
大數據運用落地
許多智能廚電都號稱可以收集消費者的日常飲食數據,并分析得出個人的消費習慣。但皓哥認為,只有在生鮮電商平臺的加入整個物聯網之后,這些消費數據才能真正成為擁有落地指出,才能真正為消費者的日常餐飲提供有實質意義的購買知道,否則,依靠純粹的信息輸出來改變一個人長年累月的餐飲習慣,恐怕是難上加難。
在皓哥看來,易果點點的出現更像是易果生鮮跳出電商平臺范疇,開始向生鮮消費綜合服務者定位轉變的一個重要步驟。易果點點并不只是提供了一個更加方便的下單方式,而是給出了如何讓非標準化的廚房消費得以標準化,進而協同各家居廠商一同形成廚房物聯網的標準鏈的一個可能途徑。并以此奠定廚房物聯網真正走進現實的模式保障。
事實上,易果對于這條道路其實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早在去年,易果就和海爾合作打造了“互聯網冰箱+生鮮配送”的差異化消費模式。據皓哥了解到的信息,雙方在本月已經完成了全部的技術對接,全國范圍已經可以通過冰箱完成次日達的服務,北京等重點地區則有望從在7月份開始實現一小時達的服務。在品類方面,RTC部門也將根據廚房場景研發出半成品食材來滿足家庭場景下的飲食需求。
除此之外,他們和華為的合作也同樣非常有科幻感。雙方共同探索的打造的“Hilink生態圈+易果生鮮”服務模式,在未來可以直接將支持用戶把購買的易果生鮮RTC食材通過主流廠家的廚房電器完成一鍵烹飪,不但有常規的菜式,還能了解用戶的身體機能和健康訴求之后為用戶推送最適合的健康餐。廚房里的“賈維斯”已經不再只是幻想。
當然,目前評價易果點點這件產品的成功或失敗還為時尚早。但皓哥相信,不出10年以后,物聯網就將大大改變我們烹飪、稱量所吃食物、清洗和存放食物的方式。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傳感器和其他技術的應用會徹底改造如今的廚房。比爾·蓋茲在1995年所著的《未來之路》一書中展開他的狂想,也許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遙遠。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 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同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