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在全國農機市場跌入“低位”的情況下,烘干機市場卻有不俗表現。有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全國累計銷售烘干機9.86萬臺,同比增長37.33%。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涉足烘干機領域。業內人士預言:未來3~5年是烘干機企業的快速成長期。然而,當前我國烘干機質量良莠不齊、行業發展缺乏統一的規范等問題,制約了該行業向中高端市場邁進的步伐。近日,在安徽省蕪湖市舉辦的全國首屆糧食烘干設備技術與行業發展峰會上,相關專家就烘干機發展現狀展開了討論。
1多重因素促成烘干機市場快速增長
近年來,我國烘干機行業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2013~2016年,烘干機行業呈現快速發展態勢,烘干機保有量進入快速增長階段,平均每年增速20%以上,特別是2016年更是實現了35%的增長速度,遙遙領先于其他農機裝備。烘干機用戶主要集中于糧食運營商、合作社、家庭農場、種糧大戶、糧食加工企業等主體,其中,糧食運營商是主流客戶。
進入“十三五”以來,我國烘干機快速發展,并形成“群雄逐鹿”的局面,這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安徽省農機管理局副局長江洪銀認為,“我國烘干機發展迅速,是由內因和外因共同推動的。中國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的根本性變化為烘干機技術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堅實的基礎。經濟的發展、烘干技術的儲備、裝備制造能力的提升、政策扶持等多重外部因素都為今天烘干機市場的大好形勢‘添了一把火’。”
機械烘干是實現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的重要一環。河南工業大學教授張來林認為,由于目前農業機械化向全程化和全面化發展,農機需求則開始向產前產后延伸,烘干機自然也就成為農機需求熱點。機械烘干展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市場對烘干設備需求巨大,中聯重科、中農農機、中國一拖等眾多知名企業紛紛跨入機械烘干行業。
烘干機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扶持。據悉,從2011年開始,糧食烘干機被列入國家農機購置重點補貼目錄。在國家財政補貼30%的基礎上,部分省市還出臺政策,追加了對烘干機的補貼力度。2015年,國家農機購置補貼目錄對糧食烘干機的補貼最高額度達12萬元。預計今后的5年內,糧食烘干機仍將是國家和地方農機購置補貼的重點品類。
2技術支撐乏力產品低水平同質競爭
雖然烘干機行業發展迅猛,但隨著人們對優質糧油需求的提高、環保理念的升級,現有烘干技術已不能適應生產需要。國內各家企業研制的烘干機雖各有特點,但受主觀認識和客觀條件的限制,不少烘干機在設計制造和實際推廣應用中普遍存在一定問題。
首先,表現在一些關鍵技術支撐上,技術水平高低直接影響烘干機的質量和效果。“整機熱效率低是我國烘干機的不足,設備周壁缺乏有效保溫設施,熱能散失大,加之熱風爐的燃燒與換熱效率較低,造成整機平均熱效率只有55%左右。”張來林分析,大多數廠家缺乏研發能力,產品規模化、規范化和標準化程度低,多數設備通過模仿改進而成,導致機型雷同,市場仍處于同質低價競爭狀態;同時,烘干機自動化程度較低;國內烘干機生產企業雖多,但產品結構五花八門,結構不合理、外觀粗放、加工精度低;烘干機的水分控制、設備操作仍停留在依靠經驗、手動操作為主,一些設備雖配有控制系統,但操作人員不專業,致使烘干后糧食的水分、溫度不能準確控制;此外,燃料熱源還主要以燃煤為主,而西方發達國家大都以燃油和天然氣為熱源。
其次,烘干理論研究還不夠。中糧工程裝備(無錫)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郭善輝分析了當前我國烘干機行業的現狀:基礎理論研究少。盡管近年來各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也都在做干燥研究的工作,但投入的人力、物力遠遠不夠,與加拿大、日本、丹麥等國家相比差距還很大。實驗條件嚴重不足。到目前為止,不論是生產廠家還是科研單位,都沒有一個完善的實驗基地,導致烘干機設計中有很大的盲目性。對其認識程度也不夠。目前還沒有企業將烘干機作為一個工序生產,導致烘干設備不能與其他設備進行無縫對接。此外,他認為,“目前烘干設備制定的標準與相關產業技術的研究和發展嚴重脫節,現有標準是不少,但沒有進行有效推廣。”
第三,市場的無序競爭和不平等競爭不僅沒給用戶帶來好處,也沒有給企業帶來效益。“近幾年,烘干機行業蓬勃發展,但烘干機生產企業低水平制造的怪象愈演愈烈。”山本機械(蘇州)有限公司總經理吳軍解釋,烘干機生產企業準入門檻低,拼裝產品容易得到政府職能部門的認可和推廣,一經“推廣”,就成了合法化地推廣“問題產品”,“家庭作坊式”的小企業較多,導致在市場的無序競爭中,價格戰愈演愈烈。
3要邁上良性發展軌道需政企研聯手
未來,烘干機發展向好的趨勢不可阻擋,但道路曲折。專家一致認為,目前,我國烘干機行業發展還處于非規范性發展階段,前路充滿壓力和挑戰,要邁向良性健康發展軌道,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那么當前,烘干機行業要如何實現良性發展呢?專家們也提出了他們的建議。
烘干機市場應以維護農民利益為出發點,以可持續發展為根本。農業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生產管理處處長劉小偉建議,“作為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的重要環節,機械化烘干不再是可有可無的。烘干行業要抓科學布局,不能任其自由發展。企業要抓好產品質量,不能夸大宣傳,欺騙消費者,并要注重產品創新,將烘干領域從糧食作物拓展到其他領域。此外,農機企業要做好服務機制的探索,在賣產品的同時可以賣方案給農民。設計整套方案時,要考慮‘綠色’方案,符合當今環保需求。”
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烘干設備分會會長胡學軍認為,要加快制定烘干機行業標準,設定準入門檻;解決糧食烘干中心的用土和用電問題;繼續加大糧食烘干機購機補貼,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從政策上給予烘干機產業更多支持,尤其是加大對生產企業和科研單位在技術研發、產品創新項目上的扶持;鼓勵和引導各地涉農金融機構盡快出臺、完善適合農民需要的農機貸款業務,解決農民購機時資金難問題,鼓勵經營主體購買先進、適用的糧食烘干機械等;烘干機生產企業應積極響應國家環保要求,針對性地研發環保產品,以適應市場需求。
“去年底中國農機工業協會對部分烘干機企業進行調研后,大家都希望規范行業標準,提高產品質量,企業也要以質量和核心技術來打造競爭力,這樣烘干機行業才有未來。而舊標準相關要求落后,需要用新標準來替代。”吳軍建議,應加快制定和認定國家水分檢測標準,對烘干機鑒定檢測應由事前檢測轉變為事后考證、由專業檢測逐步轉變為用戶參與檢測,應簡化檢測方法,加大處罰力度,增加政府、企業、用戶溝通渠道。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 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同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