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芬奇事件后高端家具遭遇銷售低谷
達芬奇事件除了對其自身聲譽和銷售的影響,不少高端品牌的商家表示門店的營業業績也受到了影響。上海某家高端品牌家具前幾日特意召開了大型記者發布會,連連表示近日自己品牌銷售受到影響,并表示自己是清白的。
記者逛了一圈杭州高端家具品牌比較密集的第六空間,B字母開頭的美國家具品牌導購小姐說:“我們這里有一個消費者買了800多萬元的家具。”隨后記者看了一下這里每件家具的標牌,上面除了比較醒目的五位數標價,還有產品的材質說明、產品等級、產地等具體標注。
另一家高端品牌的家具店的服務員說:“每年的高溫天本來就是銷售淡季,達芬奇事件后,顧客買單的沖動降低了很多,這段時間接待下來發現,顧客挑選商品問得更多,更猶豫了。”
達芬奇多米諾效應凸顯洋品牌家具訂單銳減
與洋品牌忙著發聲明亮身份不同,很多以前號稱是“洋品牌”的家具卻紛紛撇清洋味,開始宣稱自己的“國產血統”。
達芬奇家具造假事件尚未平息,但其后續影響卻日益凸顯,高端家具整體行業因此面臨嚴峻的信任危機。不少目標市場與達芬奇相近的洋品牌,更是訂單驟降,銷售停滯。
“達芬奇被曝光之后,除了一些對我們品牌非常熟悉的客戶,幾乎所有準備簽單的客戶都停止下單了。”法國羅奇堡集團中國區總經理周宇峰憂心忡忡地對記者說。
上海家具行業協會信息咨詢部主任童兆祥也對記者坦言,雖然這件事情對麥德龍、宜家家居等普及性消費市場的影響不大,但從行業協會掌握的情況來看,對高檔家具市場的影響很大。
達芬奇造假東窗事發上市之路戛然而止
據報道,達芬奇曾在2010年11月24日發布上市輔導公告表示,擬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但受誠信問題牽涉,擔任達芬奇上市輔導券商的光大證券近日稱,目前自己也處于調查過程中,將會配合監管部門調查。這意味著,達芬奇上市之路戛然而止。
公司在公開市場發行股票的一個必要前提是,最近三年財務會計文件無虛假記載,無其他重大違法行為。隨著輿論力量對達芬奇運作軌跡的抽絲剝繭,這家公司明顯不具備上市資質,而曾經所謂的上市輔導也因此蒙上了一層諷刺意味。
達芬奇身披“洋馬甲”的真相,從其歷年報表可探尋出蛛絲馬跡。報表顯示,公司近3年來的毛利率一直處于40%的居高狀態,2009年更是高達58.4%。不過值得探究的是,高毛利并未帶來最終凈利潤的同步跟進,2009年的凈利率僅為14.9%。從損益表的結構分析,銷售費用占到了總收入的30.5%,吞噬了許多盈利空間。銷售費用的畸高卻另有隱情,其中很多是用來制作“洋馬甲”所需。
網民再議達芬奇:企業上市前須做“產前檢查”
如果媒體不曝光造假事件,達芬奇會不會順利上市?如果達芬奇順利上市,不難想象將會獲得很高的市場估值,因為“奢侈品”的定位正是A股炒作的題材。而一旦真相大白于天下,受傷的肯定是廣大投資者。
達芬奇的“造假門”給資本市場重大啟示,輔導其上市的證券公司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輔導期內只看華麗的業績,迷人的微笑,沒有掀開包裝看貨色,有明顯的輔導期走過場之嫌。資本市場需要更多的“產前阻斷”,監管者、輔導券商、投資者應在準上市公司中用“B超”等儀器共同查找,讓更多的造假上市公司“胎死腹中”。
達芬奇家具被曝光無疑是一種畸形產業鏈泛濫的一個縮影。在證券市場里面,也存在著不少的“達芬奇”現象,存在著不少圈套,首先是,巨大市值下的小公司,高價股不等于是績優股。面對那些未來預期“花好月好”的小公司,一定要仔細研究一下他們的歷史沿革,看他們的企業是否能支撐住高市值,千萬不要被暫時的高價股面紗給蒙蔽了。其次,重組股里面也一定要仔細鑒別注入的資產是否合理估值,炒作背后一定要留一份清醒。
對達芬奇們就該多較較真家具業加強整肅
自達芬奇事件曝光后,各賣場也紛紛加大了對進口品牌的管理。記者在暗訪中了解到,家之尊要求商戶提供報關單、原產地生產證明等資料,對其身份進行復檢,但具體情況居然之家方面不愿透露。而北京建材經貿大廈相關人士則表示目前已經要求各進口建材品牌提供法人執照副本、代理產品級別證書、最新檢測報告、注冊商標報告等多種材料進行復檢,待結束后才方便介紹相關情況。
正在打造純進口高端奢侈品牌賣場的城外誠也對商戶進行了更加嚴格的管理。據城外誠副總經理劉洋介紹,自從達芬奇事件后,賣場對場內的進口品牌進行了自查,除要求提供報關單外,今后還要加大對他們的臺賬管理,比如商家一批進了多少貨,而實際又銷售了多少套進口家具等也要納入他們的監控體系,“避免有的品牌將國產產品當做進口產品銷售。”而為了避免因材料進口導致的概念混淆,城外誠還要求商家在價簽中標明產品材料的具體情況,并向消費者進行詳細說明。
賣場強有力的管束以及普遍推行的“假一賠十”、“先行賠付”等管理理念也大大降低了出現偽進口品牌的幾率。記者采訪的幾位賣場類老總均表示,如果達芬奇在賣場中銷售,肯定不會出現如今的局面,因為“賣場本身就要替它把一次關”。
達芬奇造假事件曝光引憤怒道德約束缺乏剛性
天價經銷國際名品家具的達芬奇家居公司被曝涉嫌造假,事件引發眾多消費者的憤怒,也令不少人愈發困惑:市場經濟到底怎么了,打假治劣為什么總是按下葫蘆起了瓢?
市場經濟作為商品交換經濟,買賣雙方的商品信息往往不對稱。通常,賣方居于強勢,買方則處于弱勢。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得不到科學有效的解決,就為失信者的失信行為提供了便利條件。這是市場經濟秩序不斷出現問題的外因所在。
市場經濟的特性決定其需要法律的保障,政府的監管。然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法律法規的完善總是滯后于經濟社會的發展。同時,作為執法者和監管者的政府,具體工作人員不同,其管理效果也會大相徑庭。這是市場經濟秩序不斷出現問題的機會條件。
部品行業還有多少“達芬奇密碼”
盡管達芬奇家居通過微博和官方網站發出致顧客的公開信,對社會關注的九大問題作出回應,承認其代理的部分家具確為國內所產,但其“顧左右而言他”的不負責任態度,還是讓絕大部分消費者頗受傷害。
為什么一些貼上“假洋鬼子”標簽的部品就能身價攀升,甚至得不到應有的監管?分析起來有以下三種原因:一是部品行業崇洋心理較重;二是國產品牌不自信;三是監管部門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要避免類似奧的斯、達芬奇那樣的“洋貨抬高”邏輯,必須從行業本身加快自主創新,打擊原產地造假和產品質量造假,幫助消費者及時識破他們坑蒙拐騙的伎倆,如此一來,才能不讓“李鬼”傷及無辜的“李逵”,不使這樣的個案擴散成為整個行業的信任危機。當然。我們還需要健全制度和加強監管,確保消費者能獲得到充分的知情權。特別是建立中國家具的原產地標準,顯得更加刻不容緩。否則,部品行業還不知道要曝光出多少負面的“達芬奇密碼”。
文章來源:轉載,【中國廚房設備網】使用互聯網資源,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 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同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