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銹鋼產品以次充好現象普遍
近期,蘇泊爾不銹鋼鍋具登上哈爾濱市工商局道外分局黑榜一事成為媒體和消費者關注的焦點。該局對外表示,從今年8月到最近的一次檢查中共發現蘇泊爾1000余件、涉及型號81種不銹鋼器皿不合格。這些產品不合格的原因是金屬元素配比出現問題。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發現,早在2010年哈爾濱市工商局公布的不銹鋼器皿質量監測結果中,有高達41種產品被列入不合格產品名列,涉及水壺、蒸鍋等10多個品類,除蘇泊爾之外,另一家知名品牌愛仕達也赫然在列。
事發后,蘇泊爾在深交所發公告自辯清白,但并沒有淡化市場上的質疑之聲。一位不愿具名的行業協會人士向記者表示,盡管目前還沒有更權威的機構給蘇泊爾有問題與否最終定論,但國內不銹鋼炊具產品整體質量低下確是客觀現實。據悉,在各地工商局循例檢查中,不銹鋼炊具已經成為廚房用具中合格率最低的一種產品。
記者在市場調研時發現,不銹鋼炊具產品主要原材料標準有三大類,分別為304系、302系和201系,據了解,304系和302系產品耐用性、抗腐蝕性更強,201系略差,但是這三類產品價格并沒有明確的高下區分,三種系列的產品也均涵蓋各個價格區間,低至一二十元高至上千元。上述行業人士指出,消費者在購買的時候一定不要貪圖價格低廉,市面上幾十元的所謂不銹鋼鍋,絕大多數都是用“不銹鐵”制造的。
一位鋼鐵企業內部人士介紹,不銹鋼就是將回收的廢鐵、鉛、鋼等經二次回爐加工,通過脫磁處理而成。不銹鋼根據化學元素含量不同一般分為馬氏體不銹鋼、鐵素體不銹鋼、奧氏體不銹鋼等。而以上行業協會人士提到的“不銹鐵”其實就是磁性比較強而鎳含量比較低的奧氏體不銹鋼,也被認為是“偽不銹鋼”。
據了解,目前這種不銹鋼的“冒牌產品”占據著大約65%的市場份額,而真正符合國標的不銹鋼產品卻因價格較高而沒有市場。目前國標不銹鋼產品每噸的價格約為2萬元,符合國標的鋁合金每噸價格約為1.6萬元,而“不銹鐵”的價格每噸僅為5000-7000元。價格的懸殊導致不少不銹鋼炊具企業“以鐵充鋼”。
一位炊具行業的技術人員算了一筆賬,如果不銹鋼炊具“以鐵充鋼”,那1千克鍋會節約成本15元,2千克就會節約30元。這正是不少鍋具企業使用“不銹鐵”的原因。
企業與執法人員各執一詞
哈爾濱市工商局道外分局的執法人員稱,蘇泊爾的鍋不合格是因為金屬元素含量不達標,具體表現為錳的含量超標,而鎳的含量不達標。為何不銹鋼鍋通常會出現錳鎳不達標的問題呢?一位五金技術人員向記者介紹,合乎國家標準的不銹鋼產品,錳和鎳的含量為18%和8%。但錳鉻系金屬的價格相對低廉,而鎳價格相對較高,因此會出現錳多鎳少的情況,以節省成本。記者查詢有色金屬現貨價格發現,鎳價約為14萬元/噸,而錳只有2萬元/噸,相差懸殊。
文章來源:【中國廚房設備網】使用互聯網資源,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 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同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