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天底下最干凈能源”為驅動的太陽能熱水器,如今引發市場和用戶的關注,卻是因為頻頻出現的產品質量不合格新聞。
日前北京市工商部門通報,在對市場上銷售的家用太陽能熱水器類商品進行抽檢時發現,產地北京的6款產品熱性能、能效等級不合格,在全市下架。涉及品牌分別是:海奧、北大科技陽光、清華浴王和樂萬家。
其實這已經不是太陽能熱水器行業一個區域和一個地方的問題。近年來,隨著太陽能熱水器借助國家政府東風快速引爆市場,并謀求從農村到城市的突破。其產品質量問題就一直相伴左右。
一方面,受困于外部經濟環境和政策退出,太陽能熱水器市場整體一直走低,導致大量企業的逃離、轉型,甚至是破產重組。另一方面,很多太陽能企業抱有投機、圈錢的的心態,不注重產品質量,任由劣質產品橫行市場。典型的吃著這一行業的飯,卻砸著這個行業的鍋。
事實上這并非虛言。此前北京市工商局還發出警示:標稱北京新紅世紀陽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的“北大世紀陽光”太陽能熱水器,不僅產品質量不合格,按照標稱的地址寄送不合格材料還被拒收。說明這是一家典型的投機者,但敗壞的卻是整個太陽能熱水器行業和產品的口碑。
對于太陽能行業來說,抽檢不合格基本上已是“定律”:“年年國抽、年年出現大量不合格品牌”。2016年,國家質檢總局在116家企業生產的120批次產品中,10個批次的產品不合格,接近10%的不合格率。更為嚴重的是,由于缺乏有效監管,很多品牌已經連續多年抽檢不合格,卻還在市場上橫行,甚至是換個品牌繼續欺騙消費者。
在所有這些市場亂象的背后,很多人說主要還是行業缺乏標準,企業投機所致。這只說對了一半:過去,由于行業的進入門檻低,強制標準缺失,讓大量的投機者、圈錢者有機可乘,不少本地作坊型企業大行其道,沒有技術研發、沒有質量監控、沒有生產管理,甚至有些企業連國標文件是什么都不清楚就開始生產。而且,市場市場行情越差、生意越不好,企業越在產品質量上采取“偷工減料”,鉆空子撿漏子。
另外一方面的真相,就是沒有企業認真開發產品,研發新產品。包括太陽能行業的領軍企業皇明、四季沐歌、太陽雨,近年來關注的不是產品迭代,而是多元化擴張和不斷尋找第二條、第三條新跑道,這帶來的結果則是整個行業彌漫著一股強烈的投機心理。
經過20多年的發展,太陽能企業現在有三四百家,但注冊資本達到5000萬元以上的很少,真正知名的品牌也很少。入行門檻低,一有利好政策,大家蜂擁而上,一些小作坊式或者貼牌生產的小企業,不管銷售團隊、資金實力、還是安裝服務能力都有限,很難服務好消費者,更難以帶動行業升級。
層出不窮的產品質量事故,已經成為橫在太陽能熱水器產業升級、技術迭代和體驗提升的攔路虎。可以說,太陽能行業到了必須重新洗牌的時候:規范行業競爭秩序,淘汰一批不規范企業,真正引爆行業升級。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 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同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