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產業從商業藍海到競爭紅海,從多品牌共生共存到向行業寡頭集中,有的需要十幾年、幾十年甚至更長時間,但有的卻僅僅需要幾年。熱氣熱水器行業就屬于后者。
在城鎮化、能源結構調整下的煤改氣政策,消費需求變化等等一系列外部利好條件刺激下,幾年時間燃氣熱水器行業就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同時也提前進入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時代。
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燃熱市場保持近20%的增速。增長雖然誘人,但如果過分樂觀評估燃熱市場的前景,卻為時過早。特別是對中小品牌來說,未來市場的殘酷可能超出想象。
好日子結束了
受到政策紅利的刺激,燃氣熱水器市場近年來保持持續穩健增長態勢。今年上半年,燃氣熱水器量額同增,分別提升7.3%和18.1%,市場銷售額占比達42.7%,與市場占比42.8%的電熱水器并駕齊驅,并大有反超之勢。
所謂哪里有市場,哪里就是江湖,哪里就是戰場。從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上半年,在一年的時間里,燃氣熱水器的品牌呈現大洗牌。特別是在品牌進入門檻相對較低的線上市場,僅品牌數就出現一半以上的淘汰出局,可以說是一場品牌“大換血”。
具體到數據,線下燃氣熱水器的在售品牌有21個退市,幾乎占到品牌總數的兩成;而替補新進入的品牌僅有11個。線上品牌則由去年的110個,減少為當前的100個。而且選擇進入三四級市場的品牌越來越多,如三級市場的品牌新增12個,農村市場新增8個。
與線下品牌總數呈減少態勢不同,線上燃氣熱水器的品牌數呈大幅上升趨勢,而且變化更為驚人。奧維云網監測,線上燃氣熱水器在售品牌數量從去年上半年的84個,增加37個,達到121個。其中,淘汰出局的掉隊者數量為19個;而新進入的品牌數量為56個,比重占到去年品牌數的近七成。
一部分品牌難以打開市場局面的無奈退市,同時又有很多企業紛紛闖入這一市場投機。就目前的商業競爭格局,對于燃熱市場上的中小廠家來說,搶占市場真的不容易。
在行業TOP10品牌中,已經開始呈現向寡頭集中的態勢。第一陣營的TOP3品牌,上半年份額達到48.2%,且同比增長3.8%;第二陣營中排名第4、5位的品牌,盡管占據市場總量的四分之一,但增長勢頭遲緩,僅增長0.6%;排名后五位的第三陣營,不但未能向前,反而在強大的對手面前陷入份額萎縮的局面,下降4.2個百分點。
行業進入洗牌周期
燃氣熱水器市場可以說充滿可能和希望,但又充滿變數和殘酷。市場前景雖好,但不是所有的企業進入這一領域都能賺到錢。說到底,外部環境、市場需求和產業發展等各方面都在催生燃熱市場深度洗牌,變化正在加速上演。
首先是外部宏觀環境的變化。雖然說包括城鎮化、能源結構調整等利好因素很多。但房地產成交量這一直接影響熱水器銷量的因素卻因政策不斷加碼,變得很不穩定。特別是在一二線市場,房地產交易持續降溫,市場多以換代為主,而有這種更新置換需求的消費者多會選擇大品牌、高品質的產品,一些低端的產品和品牌自然不被認可。
其次是消費需求的持續升級。從燃氣熱水器的價格和趨勢就可以看出,消費者對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端化、品質化:一年里線下市場價格由2397元攀升至3059元;16L以上超大升數產品銷售額大幅增長;零冷水、高抗風、超靜音三大系列高端產品制霸市場。不但是一二級市場,隨著消費人群的年輕化,消費需求已經從低端低價滿足基本生活需求,轉變為追求更高端、更品質生活體驗,這種消費需求的升級和改變,肯定會持續深化燃熱市場的洗牌。
再者業內部的持續優化和轉型。從競爭格局看,雖然燃氣熱水器與電熱水器并駕齊驅,但熱泵和壁掛爐市場也在野蠻增長。其中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空氣能熱水器是額量增長最快,分別增長22.5%和10.3%。而在細分市場,特別是長江以北淮河以南一些有取暖需求的市場,壁掛爐市場增長明顯,同比增長達到百分之二百甚至更高。熱氣熱水器的競爭環境更為激烈,自然會出現“優勝劣汰”。
因為準入門檻較低,很多貼牌生產的“淘品牌”、“電商品牌”涌入,尤其在線上市場,試圖以低價格分得一杯羹。可想而知,這些匆匆進入的新品牌在產品質量、后期服務方面,通常得不到保證。行業要想健康發展,必須要加快高端轉型升級之路。
由此,燃氣熱水器市場的錢,顯然不是那么好賺,既要產品能滿足需求,又要服務體驗好,品牌和企業綜合實力強。所以不管大品牌小企業,必須將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產品競爭力作為發展重點,針對自己優勢找到的立足之本。如果一些中小企業還是認識不到這一點,不做出改變,即便當時能進入市場,也很難與專業熱水器企業和綜合性家電品牌競爭,只會在深度洗牌中潦草出局。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 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同類資訊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