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等地進口水果、肉類等生鮮食品可從陽邏港上岸后直接運抵東湖綜合保稅區保稅物流園,并實現海關、檢驗檢疫、冷藏配送和一體化銷售。由此,消費者就可以直接通過網絡平臺訂購東湖綜合保稅區生鮮產品,足不出戶就能暢享挪威三文魚、新西蘭牛肉等世界美味。生鮮食品最重要的就是保鮮,所以必須做好運輸過程中的冷鏈環節,保證品質。
現如今,像阿里、京東等電商紛紛搶占生鮮市場,拿最近激烈的大閘蟹之戰來說,各大生鮮電商搶的不是食品,而是冷鏈市場。相較于一般物流,冷鏈物流顯然對物流企業的軟、硬件設施有著更高要求。目前,我國冷鏈物流市場正穩步發展,據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冷鏈市場規模可達到1500億元,可見冷鏈物流市場的發展潛力。
從2016年數據表明,我國冷鏈物流市場硬件基礎設施正不斷完善,其中冷藏車已經達到10萬余臺,冷庫容量也上升到4千多萬噸,呈現遞增趨勢。不過,在市場快速發展的背后,一系列問題隨即而出。當下,冷鏈物流市場魚龍混雜的現象并沒有得到改善,并且冷藏庫非法改裝、冷鏈車溫度不達標、運營成本高等難題層出不窮,此外,冷庫發展也面臨著資源結構不合理的局面。
從冷庫一方面來看,冷庫存在資源不合理的問題。據悉,冷庫的作用已經不僅僅是用來貯藏海鮮產品和水產品,果蔬等易腐類食品也都開始使用冷庫進行儲存。而不同食品的儲存條件有所不同,因此,冷藏庫、保鮮庫、冷凍庫等擁有不同溫控的冷庫油然而生。相較之下,雖說我國冷庫容量在不斷增加,但分區冷庫的建設還不能夠滿足市場需求,冷鏈運輸企業還應加大力度建設分區冷庫,以迎合市場的快速發展。
為保障不同食品品質,就使得運輸企業不得不嚴格分類倉庫溫區和運輸配置,實現規范化,這無疑提高了對冷鏈運輸企業的要求,除了需要加大建設分區冷庫外,企業不僅得再生產、物流等環節實施精細化運營,還要具備每個環節數據共享和數據處理的能力。為了更好實現數據共享這一難點,我國政府做出相關措施,在今年8月份頒布《農產品冷鏈流通監控平臺建設規范》,該政策將集成所有的冷鏈監控數據,將各個物流企業之間的數據實現真正的互通互聯,進而體現商業價值,很好的解決了數據共享這一難點。
冷鏈物流硬實力的增長實則需要大量資金做支撐,再加上物流運輸成本不斷上升的問題,冷鏈運輸企業的發展壓力不斷加大,運營較為艱難。面對成本上升問題,運輸企業應該擴展服務領域,除了運輸服務外,開發裝卸、包裝、分揀等各類服務,從分支中獲取部分利潤,以應對成本上升問題。
筆者小結:冷鏈物流建設還有一段路要走,對于道路上的絆腳石,運輸企業和政府正采取相關措施,推進行業發展。政府持續建立全國性信息監控平臺、打擊非法企業、規范行業健康發展,為冷鏈物流營造更好的發展環境。同時,冷鏈建設必須具備超強的專業化服務能力和資金基礎,引進更多的專業人才實現集約有效的穩定運營,這就需要運輸企業增強自身綜合實力。(來源:中國食品機械設備網)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 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同類資訊